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曙光女神之寬恕~

曙光女神之寬恕~~
曙光女神之寬恕~

今天小班在北美館的B1很開心
扭到一隻吾師卡妙 (50元)


繼續閱讀...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小班的人生很矛盾

天阿...
小班的人生很矛盾(救命)
第三型和第四型性格不是差滿遠的嗎
可惡
月亮雙魚果然不敵上昇摩羯......
好險小班距離完美主義者還真遠
這一點很令人欣慰...哈哈
證明這個測驗還是有點可信度的
看來小班真箇是活在自己的泡泡裡阿...幽厚~

小班的九型人格分析
第三型成就者、事業型、成就型、實踐型
15%
第四型藝術型、浪漫者、自我型、憑感覺者
12%
第五型智慧型、觀察者、思想型、理性分析者、思考型
11%
第六型忠誠型、忠誠型、尋找安全者、謹慎型
11%
第七型快樂主義型、豐富型、活躍型、創造可能者、享樂型
11%
第八型領袖型、能力型、挑戰者、保護者、權威型
11%
第二型助人者、全愛型、助人型、成就他人者、博愛型
10%
第九型和平型、和平者、和諧型、維持和諧者
10%
第一型完美主義者、完美型、改革者、改進型、秩序大使
8%


繼續閱讀...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很早安

——盧廣仲之歡迎光臨你

goodmorning

有好多好多早餐在這裡

 盧廣仲的「早安晨之美」是早安到破錶的一首歌。
 這位很可愛的21歲大學生,發行過3張無敵EP和無數現場演唱歌曲。盧廣仲實在太厲害,最具殺傷力的是一副欠扁臉但是歌寫得很好,彈得很好,唱得也很好。夾雜自動性笑場技法(但不會走音),必殺技是在對阿對阿對阿對阿之中宣布升key,然後讓所有觀眾笑得很樂……
 「吃早餐也可以很搖滾」的盧廣仲,目前成為小班最喜歡的歌。晚上聽一樣很嗨。

→對阿對阿對阿對阿盧廣仲的部落格在這裡


繼續閱讀...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目擊:現代生活繪畫

——劉小東筆下的小人物
劉小東-巴基斯坦的自殺炸彈
劉小東為「現代生活繪畫」所創作的作品,2007
 英國的海沃畫廊(Hayward Gallery)《衛報》(Guardian)合作,推出名為「現代生活繪畫」的特別展覽,由以攝影做為繪畫直接素材的藝術家,畫一幅反映現代生活的畫作,在報紙上刊登。這幅是中國畫家劉小東以前巴基斯坦女總理班娜姬.布托(Benazir Bhutto)10月18日在八年流亡之後,返國遊行時所發生的自殺炸彈攻擊事件的攝影記錄為題材,所畫下的作品。在這場自殺炸彈攻擊裡,班娜姬.布托倖免於難,但造成一百多人死傷的慘劇。
 劉小東,1988年自北京中央美院畢業,其繪畫以表達「新的真實」聞名。他的作品多畫無關緊要的生活場景一瞥,或者小人物肖像,筆下的老百姓看來總是惚惚恍恍,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自以為很帥氣或者很美的年輕人,整個很虛無但很真實的感覺。當年參加蔡國強策畫的金門碉堡藝術節,他也畫了阿兵哥肖像。無論什麼人物,在劉小東筆下都說盡了小人物在小天地裡的無奈與偉大。他的作品在藝術市場和學術評價上都很受好評,尤其「三峽移民」系列的巨幅編制,大概是未來歷史不會漏掉的一件作品,當然也和近幾年中國發展的步調有關。
 台北的誠品畫廊12月8日至明年的1月6日,將有「劉小東2007」個展,屆時他也將在台灣新作一件繪畫,做為他目擊台灣環境的記錄。

圖版來源:http://www.guardian.co.uk/photo/page/0,,2214255,00.html


繼續閱讀...

Sunday, November 18, 2007

屏息以對

——台北索卡藝術中心「深呼吸」
 11月3日下午,胡朝聖策展的「深呼吸」在台北索卡藝術中心開幕。
 從實際的一面來看,這個展覽是為了台北展出後到北京索卡再展的預備行程。台北索卡這場,八位藝術家難得都推出了新作品,而北京那場,則有一件舊作、一件新作,讓中國觀眾認識一下台灣的新媒體藝術家。
 朝聖說,展覽的名稱來自自己某次到北京,一下飛機,迎面的冷空氣讓他不由得深呼吸了一口。這個展覽讓觀眾對於重整當下所謂新媒體創作,有一個很精簡的認識,我認為大體而言作品都很有趣,尤其能看到一個聯展都是新作品,是很令人振奮的。
 踏進畫廊,霧茫茫一片。這是王德瑜的作品,用無形卻好像可以看見或者感知的存在讓觀眾發覺。這件作品延續王德瑜一向很俐落卻帶著細膩感的作品質地,以往可以踏入穿梭的作品空間,這次則更全面地把觀眾包圍,不請你走進去,它已經充滿了你的周圍。
 這件非常溫柔而霸氣的作品,籠罩著在場所有男性藝術家們的作品。這些藝術家們的作品,或許是為了回應主題,或者是策展人的特別安排,他們紛紛以假性的消失或者躲藏做為回應。袁廣鳴非常知名的「城市失格」系列,這次有一件利物浦雙年展參展的作品,修空了利物浦街道,一如無人的西門町。另一件很有趣的作品〈逝去中的風景—九月〉,以電腦繪圖軟體CS2修掉了所有葉子的脈絡。表面上看來仍然很「正常」,起初沒細看,我認不出來這是他的作品,知道以後又會心一笑。問道袁廣鳴這件作品的事,他搖搖手答「唉不說也罷」,可能他不太滿意吧(呵)……下個月在伊通公園有他的個展,或許到時候我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袁廣鳴-逝去中的風景-九月
袁廣鳴 逝去中的風景—九月 4×5攝影、CS2修圖軟體、Lambda輸出 2007
 陳萬仁的作品〈飛機場〉也以耗時的修圖技術製成了這部循環短片。比起過去看過的〈月台〉,我認為這件作品完整很多,非常人工的感覺讓作品看起來產生一種「假假的但是很好玩」的氣質。黃博志曾經以千萬張的玫瑰花掃瞄完成了震撼的〈湧流〉,這次他掃瞄的是自己的影像,受困在掃描器的框框裡,把擠壓的瞬間定格。陶亞倫的〈光膜〉在當代館的「膜中魔」曾經展出,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件作品。吳鼎武(瓦歷斯)消失的原住民圖象,延續自「風情萬種」參展的作品系列,反映原住民的當下處境。陳永賢的〈頓止〉裡,有一群年輕人在華山前面的草地廣場上一動也不動,看來很像定格畫面,但是遠方的車流、隨風搖擺的樹枝說明了這是一段錄影,只是人們刻意不動,將動作降至最低的限度。林建榮的新作在畫廊的展場裡像一株巨大的怪花,它緩緩地打開,又在某個瞬間突然綻開、收攏,不經意地震撼觀眾。
陳萬仁-飛機場
陳萬仁 飛機場 錄像 2007
陳永賢-頓止
陳永賢 頓止 錄像 2007
 對照於去年當代館展出,由袁廣鳴策展的「慢」,「深呼吸」也以另一種說法呼應相似的新媒體創作趨勢。「慢」將焦點放在對於速度的感知和詮釋,藉著超速生活與相對慢速的某些錄像、光學創作,提出科技媒材非常頑固的幾種操作方式以及其所帶來的逆向啟示。而「深呼吸」以存在、運動、消失為主軸,幾件參展的作品以挑戰視覺慣性的作法呈現,討論「看」的動作、「看見」或者「感知」的層次及趣味,其實整體而言也是一個以「慢速觀看」來要求觀眾的展覽,對照「慢」展一起來看,或許可以歸納出台灣當代藝術針對這類媒體創作非常有意思的一種趨勢,某些低科技卻很動人的特質,甚至是有點低調的炫技,那種炫耀不在於技術的高深,而是找到一種四兩撥千金的方式,來運用科學或技術。在看這個展覽的過程裡,我覺得倒不那麼深呼吸,卻常有屏息以對的感受。


繼續閱讀...

Friday, November 09, 2007

小班訪問奈良美智

 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因為參加「3L4D」展覽來台,期間他只接受兩家媒體的專訪,其中一個就是小班工作的雜誌。小班生日那天的早上,依約前往奈良下榻的飯店,原本訪問安排在咖啡廳,但場地實在不適合,臨時決定移到隔壁茶館。
 不一會兒,奈良先生來了,同行的還有小山登美夫先生。奈良美智一頭蓬鬆的小捲髮,穿一件棕色T-shirt,上面有他的招牌大頭妹圖案。眼前這位四十好幾的熟男,看起來卻像小孩子一樣,一臉剛睡醒但是表現出打起精神的樣子。雖然一大早才剛起床就得接受訪問轟炸,這些問題也可能早被問過不下兩萬次,但奈良美智還是和藹親切地一一回答。訪問以日文進行,小班很幸運地有日文超強的潘襎老師代為翻譯。按下MD的錄音鍵之後,坐在奈良美智對面的小班,就非常放心地聽著奈良美智和老師對話,偷偷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奈良先生吃著畫廊小姐替他點的早餐,他一手拿著奶油葡萄乾厚片,一邊喝著熱奶茶,蘿蔔糕只來得及吃兩小塊,其他時間都在回答問題。
 訪問結束之後,小班拿出老闆特別交代的海報和幾樣東西,請他簽名。一直要求人家簽名實在很不好意思,但是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小班自己也很厚臉皮地帶了一本畫冊。奈良美智很好心地答應小班,還在上面寫了名字,畫一顆怪妹妹頭。
 趕著準備下午演講的奈良先生匆匆離去。結束採訪後,小班輕飄飄地坐車回公司……

奈良美智幫小班簽名
小班非常開心 :-)


繼續閱讀...

Friday, October 19, 2007

幽幾再見

 晚上,小班在雜誌亂七八糟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上網餵餵幽幾。
 幽幾的mero度(也就是成長指標)原本就有997,到1000的時候,就可以養第二代。剛才餵幽幾吃了幾片哈密瓜之後,mero度達到1000,一隻土撥鼠管理員在幽幾家出現,通知小班:可以養第二隻寵物囉。
 按部就班申請了第二隻寵物。結果出現一段動畫。
 草地。幽幾從遠方跑過來,停在小班面前,手裡拿著一張東西。

1. 幽幾要離開了
 幽幾寫信了。「小班,謝謝妳一直寫部落格,餵我吃很多哈密瓜,讓我慢慢長大……」之類的。寫信的過程中,幽幾從小到大的樣子也在信紙旁邊出現。

2. 幽幾寫信給小班

3. 歐,真難過....
 看完信後,幽幾對小班揮了揮手。往一棟紫色香菇屋跑去(還跌倒)。爬起來之後,幽幾回頭再看小班一眼,又揮揮手說掰掰,結果幽幾就哭了。
 (看到這裡,小班覺得好心酸阿……幽幾……不要走……)

4. 幽幾對小班揮揮手後,往香菇房子走去。還回頭再說一次再見,幽幾就哭了。
 幽幾微笑著別過頭,進入香菇屋。這段可惡的動畫就結束了。

5. 以後幽幾只會在家裡客廳出現。旁邊那隻小的斑斑,就是幽幾二代。
 畫面回到幽幾家的客廳。第二代斑斑(長的跟幽幾小時候一模一樣)也在旁邊出現。以後小班就要繼續辛苦地把它養大了。

 幽幾再見。小班會很想你的。


繼續閱讀...

Sunday, October 14, 2007

藝術到底要做什麼?

——訪談高俊宏,關於行動創作

●藝術做為生命裡的一個事件
 大學時代,高俊宏和同輩的創作者們開始以身體進行創作。有別於長期以來的訓練,原因來自於「對平面操作、對視覺語言的貧乏感到愈來愈不信任。」高俊宏說:「我們質疑材料過度地間接,所以開始用身體執行計畫。最大的出發點就是對於媒介的不信任。我們認為媒介就是一個語言,而它久而久之卻變成大家談論的主要內容。當時我感到厭倦,覺得『做藝術為何只有這樣而已?』所以才會有跳脫的行動。」當同儕多在創作的技術面上鑽研,高俊宏直接以身體投入環境,他相信「相對於關在裡面的人,會有一種張力出現。」
高俊宏 1997 社會化無聊-追火車
高俊宏 社會化無聊—追火車 行動紀錄 1997
 1995年起,高俊宏持續以行動為主的創作。「社會化無聊」(1997)等作品,被他定位為一種學生的摸索。「我認為自己應該不是使用身體創作的人,因為先天上對於身體的掌握其實是不好的。我沒有表演慾,也沒辦法表演。有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當初幹嘛不一直畫畫,或者尋求其他間接出場的方式就好。但在那時候已經感覺到一種迫切感,應該要有一種東西來打破形式語言,所以逼著自己有所行動。」
 最初的行動,身體是有點彆扭的。1998年的〈再會,我已從此離去〉,高俊宏在住處裝置完一個裝有輪子的物件「地心號」(180×20×80cm),半夜十二點牽著它搭著平快車前往台南,這是他第一次執行長程創作。一路上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整個過程很緊繃。你知道沒有人理你,但是自己會緊張,因為看起來就是不太一樣,但又沒辦法解釋我在做什麼。剪票員問我『這個箱子這是幹嘛的?』我跟他說『拍廣告用的』,不知道怎麼講才好。」
高俊宏 1998 再會我已從此離去
高俊宏 再會,我已從此離去 行動紀錄 1998
 這樣的行動不是表演,卻教人緊張。而行動與表演終究是兩回事,高俊宏說:「行動具有『不可逆』的質地。創作當下的狀態很重要,我把它視同為生命裡一個真正的事件,應該跟日常生活一樣地發生,然後消失掉。假如加入太多的腳本,太多計算,就會和生活有一段距離。所以那時我運用身體時,總是質疑『藝術為什麼要和生活分得那麼開』,搞了八、九年才漸漸清楚。一直到後來做了「泡沫的消失」系列、〈阿普瑞遜—傘〉等,我發覺每個層面的問題都不一樣。早期是形式語言的問題,後來是作者意識過強,也就是作者這個『鬼魂』一直卡在那裡,因此用了很多方式嘗試解決。」
高俊宏 2003 阿普瑞遜-傘
高俊宏 阿普瑞遜—傘 行動紀錄 2003
●身體的機制
 生活瑣事與創作之間究竟有多大的裂縫,分際又在哪裡?他說道:「有點像德勒茲(Gilles Deleuze)講的,藝術作品是生命的紀念碑。它可能有一個期間,比如幾個月、幾年,當我一直在思考某件事,我的生活中也反映了這件事。當我在某一個時刻做了作品,它並不是完全被切斷的。除非像謝德慶那樣,一年都在做一件作品,才沒有空隙去生活。但那是他處理方式,而我則是去處理當下的狀態。」
 藝術家的行動與身體形跡被以另一種方式再度展陳,這個再現又能有多少的保證。2004年,高俊宏把多年來的創作集合成一本圖文書《Bubble Love》,「我認為作品不是那麼重要,而是這些創作的樣態,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我比較重視的。」
 脫離學生身分之後,服完兵役,高俊宏陸續創作「泡沫的消失」系列、〈阿普瑞遜—傘〉。進入社會的經驗,對創作也產生了影響。從對於形式語言的不信任,再到作者鬼影的存在,高俊宏意識到走入身體機制的困境。「在做計畫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把身體放進去。」不願意身體的運用流於工具化,他說道:「早期的身體相對於那個環境會顯現出張力,但是這幾年我發現相對性逐漸減少了,再這樣單純地操作身體是有問題的。所以未來我傾向用比較自然的方法,讓操作身體的必要性、讓身體出場的必要性漸漸消去。」
高俊宏 2000 泡沫的消失
高俊宏 泡沫的消失 行動紀錄 2000
 也就是〈阿普瑞遜—傘〉一作,讓他感受到自「社會化無聊」以降的創作到了一個虛無的頂點。「學生時代覺得自己年輕,好像可以爆發點什麼,但是一路上反覆推敲自己、藝術與生活的界定,幾乎推到了極限。從〈阿普瑞遜—傘〉開始,我的身體觀就有所轉變了。我希望日後用比較溫和、善良……別人看起來不會那麼奇怪的方式去做。我的反叛性在某個階段,額度已經用得差不多了,也不是現在沒有反叛性,只是希望創作考慮的層面會廣一點,不是只有聚焦在身體或者是藝術的界線、藝術的形式這方面的問題。」
●從藝術家到人
 〈逆種植〉(2003)階段的身體,還存在一個藝術家的「人形」,後來的〈家計畫〉則有了改變,雖然在高俊宏自認為還是很「ㄍㄧㄥ」的。除了身體淪為工具的危機感,「以前總是希望用實驗來介入這個環境,但是不是有更低調的方法,尋求合作的關係?」這是〈家計畫〉的初衷。 「當社會認同高一點了之後,發現藝術固然有獨立的一面,但是一直操作這個,是不是反而背道而馳了?本來要跨越界線,試圖和其他層面有所對話,但是十年下來,發現自己的創作對一般人而言仍舊存在距離。」〈家計畫〉仍然充滿對自我的質疑,包括對話的必要性。「後來我持比較肯定的態度,覺得沒有錯,必須要跨出這一步,就好像十年前我跨出的那一步一樣。總而言之,我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方式創作。
高俊宏 2006 家計畫
高俊宏 家計畫 2006
 「現在已經不是學生身分,反而有一個更大的質疑,可能不是單一的藝術和我的生活的問題,或者形式和生活這看起來糊成一團的東西之間的關係,變成我以一個『人』的立場,去思考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還要用藝術的途徑工作,應該怎樣跟生活環境產生關係?以前面對的生活是比較虛擬的,總認為『藝術』旁邊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叫做『生活』,但是你不是很清楚那個東西是什麼。現在真正進入生活的那個區塊,就會產生一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工作倫理的問題——在世界上做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什麼?這個東西就會比較明確地呈現出來了。」
●生活和藝術的療養
 〈家計畫〉的嘗試,是對某種界線跨越,自此之後像是進入一個療養自我的情況,他以赫塞在小說中寫及的狀態來比喻。「經歷過那些身體的變化,或者生活環境、自己所認識的人的變化,創作的區塊就會跟過去不同。現在已經把自己視為真正在生活當中的人,已經不是單純的藝術操作者。當你生活中已經包覆了那麼多、那麼重的生活,『藝術』到底要做什麼?這是我自己要去調整的,總不能像過去那樣,又去追火車。」
 從學生時代的亟欲跳脫,到後來陷入貨真價實的生活之中,高俊宏自剖並非現在比過去的狀況更難以面對,「學生時代其實更沉重,也可能太虛無,什麼地方都容納不下。那時候的身體真得是格格不入,但又無法與世隔絕,所以卡在那裡,很痛苦。我自己也一直知道有這樣的狀態,所以試圖去左衝右撞,扭出一點空間來。」
 從質疑而來的行動,還沒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一如高俊宏自我分析,對於空間的躁鬱感,讓他處在不斷移動的狀態。藉著不斷離開,才能平息表面平靜卻最不願意妥協的叛逆內在。

後記∣
上個月因為雜誌專題的關係,採訪了高俊宏。過去經常看到或者聽聞他的作品,沒太多機會和他多聊。這次採訪的幾天之前,我們很巧地一同參加南海藝廊的一場座談會,很高興他欣然接受小班採訪的邀請。見面前我很擔心自己很笨蛋所以很難談,不過高俊宏是個好人,分享了很多做作品的心路歷程,一點也不介意小班很笨。小班感受到低調藝術家誠懇而認真的一面,心中默默地很感動。


繼續閱讀...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小班的腦內

安那其那天傳來一個白吃的網站
我們兩個玩了很久
一直笑……
想知道你的腦內到底裝什麼嗎
趕快來看一下
小班的腦內
現在你認識小班了喔。原來小班的腦內成份相當簡單,只有「惡」和「噓」。有道是人性本惡,不友善的本性致使這個人有半顆腦一天到晚就想兔槽別人。

當然,如果以張小班來查詢,我們會獲得另一種結果。
張小班的腦內
阿彌陀佛。張小班的大腦已經進入冬眠狀態,休工。


繼續閱讀...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爆破!范特西

——蘇匯宇個展「槍下非亡魂」

蘇匯宇,槍下非亡魂
蘇匯宇 槍下非亡魂 錄像 2007(圖版提供:蘇匯宇)

▋沒有表演
 9月1日晚上,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帶著好奇的心態去了VT,準備看一場真人爆破秀。展覽的邀請email裡面,有一幅聳動的照片,光著身子的藝術家本人坐在畫面中間,身上綁滿了電影爆破用的人工血漿,引爆的瞬間定格,四濺的紅色液體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看的畫面。這時腦中閃過蔡國強放煙火、克萊因用女人的身體當畫筆,和帕洛克自動性技法等事物,再回神仔細想想,又覺得這些東西和蘇匯宇好像沒那麼相關。而開幕當晚,我推開VT的不鏽鋼鏡面大門,看到衣冠楚楚的蘇匯宇像沒事人兒一樣,問說,阿不是要表演嗎?他說,昨天試驗了一次,發現收拾殘局太麻煩了,大家根本無法看展覽,所以取消了。
 這時候撲了空的心情,大概也要被計算在展覽的效果裡面,雖然他是無意這麼做的。

▋真正的戰爭
 我想起2003年3月的第二次波灣戰爭。儘管美英聯軍事前在媒體上多次呼籲、喊話,小布希終於決定在3月20日正式開火。那天晚上,我坐在家裡客廳,盯著CNN頻道,不斷的跑馬燈、棚內主播與當地記者連線,架在伊拉克某棟民宅的攝影機拍下Live畫面。黑夜的伊拉克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除了畫面左方遠處有一兩棵長得像椰子樹的東西,其他部分則是暗暗的房子。左上角的電子鐘顯示時間,只差一兩分鐘就到某一個整點,有倒數計時的氣氛。突然,畫面遠處有火光自天上掉下來,畫面上下震動,有隆隆聲響起。
 開戰了。那零星的火光感覺上沒什麼氣勢,大約只有兩三發就結束了。鏡頭轉回主播。其實我覺得不太精采,想像中戰爭不應該砲彈如雨下之類的盛大嗎?但是,理智又告訴我這確實是真槍實彈的戰爭,發生在21世紀有Live轉播的戰爭。布希亞被引用到令人厭煩的說法,再次證明確實是有道理的。
 真正的戰爭不比電影或者電玩裡的戰爭還震撼。這也難怪電影「鍋蓋頭」(Jarhead)看起來那麼心酸又好笑,開個槍原來很困難,戰地永遠是一個幻象。就在我關掉電視準備去睡覺的此刻,覺悟到自己似乎人格有問題。面對戰爭這種事,竟然覺得不如打電動有趣。
▋做為一種娛樂
 這次展覽主要有兩件作品。一件是蘇匯宇花了很大的工夫才請到的,台灣碩果僅存的電影爆破特效師傅,技術協力而成的〈槍下非亡魂〉。蘇匯宇說,因為台灣沒有槍戰片的市場,現在也沒有人會做這種爆破,技術人員大多移往香港或中國去了。另一件則是以小螢幕播放的〈一個警告〉,混合了廣告與恐嚇錄影帶的邏輯,簡單乾淨又有戲劇張力,習慣或者喜歡看電視的人,大概對這種tone都不陌生,有點嗨可是很空虛的感覺。而牆上裱框的大面紅色「自動性技法」生成畫面,其實是錄影當時爆破的副產品,甚至還看得到蘇匯宇兩隻腳放在上面,留白的印記。
 暗室裡的〈槍下非亡魂〉儘管槍聲四起、紅色液體爆發很有感官刺激,但是看完整部作品之後卻異常地冷感。或許這就是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某種情境,被各類媒體養壞胃口的,嗜血的觀眾們,應該怎麼來看待「做為一件作品」的這部片子。而外面的〈一個警告〉,充滿了廣告用語和一種營造出來的興奮感。就像我們都知道,廣告都是假的但是超好看,看電視的人把自己投身在人造的情境裡,享受短短30秒的最大滿足感。再者,恐嚇錄影帶的憤怒和不安,在「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況下,充其量都只能算是娛樂節目的一部分。21世紀,活在有電視的環境下的人,娛樂的需求度已經高出自己所能想像甚至承擔的程度。在享受娛樂的同時深知它們的邏輯,一方面提高了愉悅的門檻,另一方面又練就了無視它的虛假,完全投入其中的本領。
蘇匯宇,一個警告
蘇匯宇 一個警告 錄像 2007(圖版提供:蘇匯宇)

▋綜藝化
 電視實在太好看了。我們有不斷的Live新聞(內容非常綜藝化),有大悶鍋,購物頻道,姊妹煮菜(重點不在煮菜),幫派四起,大師解命,甚至有佈道和講經。蘇匯宇的一系列作品,熟知電視的荒謬之外,又很有誠意地用它的邏輯取悅看著螢幕的人。這樣的想法自〈Bad〉、〈星條旗〉、〈Everything〉、〈Dance〉之後,延續至「槍下非亡魂」系列,其中涉及的電視文化又主要和美式風格相關,美國這個國家做為一種內在的回應對象以外,也成為被消遣的對象。至於youtube裡多得是的搞笑、揶揄等另類致敬影片,沒有那麼細緻地被提出來,卻成為一系列針對電視或者媒體現象而作的作品最直接的參照。
 蘇匯宇的作品習於轉換和電視相關的各種事物,模仿或者模擬的行動本身是最好笑的部分,那種綜藝化的努力,也是讓人感覺最沒力的地方,這種無力感正好藏在「好看」、「超嗨」裡面。
 就像林志玲也曾經成為蘇匯宇創作的投射對象,面膜男事件的〈我愛林志玲愛我〉,以及他所策畫的「林志玲大展」,對於電視塑造出來的符號,他投以既喜歡又厭煩的態度。做為電視的末端使用者,我們無法抗拒,不能改寫,這種1920年代以來建立的兩造關係,現在看來有點過時但還很有效。
▋什麼是恐怖
 「槍下非亡魂」這一系列的作品,除了針對槍戰片中不斷倒下卻無人真正傷亡的「身體在哲學意義上的『不曾消失』」,蘇匯宇說,某方面也為反應恐怖錄影帶讓人感受到「超真實的恐懼」,而人性中卻潛藏酷愛「射擊」或者「命中」快感的矛盾性。
 Slavoj Žižek在論911事件時,指出讓他真得感到驚嚇的,不是「這件事怎會發生在美國身上」,而是美國終於遇上了日夜幻見(fantasy)的對象。他甚至認為,911事件是一支鎮定劑,為美國提供了回歸夢想的難得機遇。自從越戰之後,這個暫時終止的夢想,再度因為此事而燃起令人迷醉的受難感(sense of victimhood),夢想得以再續。
 撇開Žižek的刻薄心理分析,真正的恐怖可能一點也不令人難受,就像電視裡轉播的戰爭一樣。那些痛苦早已分散在各個愉悅的細節裡,被我們無形地一一消耗。而人們面對災難和消遣的心情,究竟存有多少差距?別走開,先進一段廣告,稍候我們馬上回來。


繼續閱讀...

Friday, September 07, 2007

最近

 在一種極為複雜和衝突的情緒下,對付每天一直來一直來的各種事。不知道還有沒有見一個殺一個的能耐,但也沒得選了,只有衝——
 幾天來做了幾個夢。
 夢見一個晚上,一個郊外的住宅區。我走下山坡,要去找識得的一對兄弟,我的朋友。一路上我順手將鑲在矮圍牆上的路燈打開,但是小燈泡的微光太弱,夜晚的路上還是極黑。小路燈一路亮起,我隨著很陡的下坡走進他們住的別墅。那時,一群人在戶外的草地上烤肉歡樂,我和這一群人似乎一點關係也沒有。要離開的時候,小郭騎著一輛黑色的小50出現了,她載著我繼續往下坡去,路好陡,小摩托車載著我們兩個非常吃力地一路直衝下滑。陡坡接近45度,下衝的力量非常大,快衝到斜坡盡頭時,我從後座驚慌地按緊煞車,黑色小50竟然安穩地煞住,在平地停了下來……
 又有一日夢見老闆。老闆對我說,以後我們每一期雜誌都要提前六天出刊,這樣以後大家可以少辛苦加班六天。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嗯,有道理……我怎麼從來沒想到這個好方法呢?
 那日也夢見已經非常久都失去聯絡的S。他出現了。說這麼久不見的原因是他搬到另一個地方住了。花了很多力氣把新家打點得很像樣,問我要不要搬去。
 昨天夢見在廣告單上看到房屋出售。一間位於台北縣市交界的捷運站外五分鐘路程的中古屋,三年屋齡,30餘坪,七樓的三樓,三房兩廳,售價700萬。天啊,怎麼有這麼便宜的房子。我拿起手機,打電話告訴媽媽這個消息。


繼續閱讀...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天真之眼

——第十二屆文件大展的幾則繪畫觀看

 第十二屆文件大展的畫冊,是一本四百餘頁的小書。它的開本採取導覽手冊與展覽目錄之間的尺寸,稍厚卻不沉重,在展場裡時可看見拿著畫冊的觀眾,在看展的同時翻開查閱。
 一個容納超過五百件作品的展覽,用了至少六個展覽地點將它們鋪排安置,這本以作品創作年代序列做為編輯軸線的畫冊,從14至16世紀的波斯細密畫,一路排到2007年的平面繪畫、裝置、錄像作品,策展人有意強調的線性史觀,其中包含他們所欲提挈的「形式移民」(the migration of forms)軌跡。置於各個展場的作品,根據現場基調、動線而安排,打散了時間的序列;但打開畫冊,或許能夠補充某些作品之所以出現的原因。他們在茫茫的當代藝術之海裡挑選可能被遺忘了的作品,在歐美當代藝術的幹道旁開一條有些曲折的路,以友善的面貌,博取觀眾的親和之感。一如這本畫冊的形式。
 然而,在眾多作品的鋪排中,藏匿了布爾格(Roger M. Buergel)和諾阿克(Ruth Noack)所欲揭示的史觀脈絡,也因此招來了許多蠻橫專制的負面評語。這個展覽訴求將展覽的現場還給大眾,唯有在展場親身體驗作品,才能感受其中真趣。但事實上,在易於親近的表象下,兩位策展人在平順而容易消化的第一印象裡,改動了部分現行版本的藝術史節點,其費心的安排無論是否能夠取信於人,卻必定是針對專業觀眾而發的挑戰書。
 也或許因此,本屆展覽列為三大重點之一的教育,成為絕對政治正確且積極的一項提議,無論是精心安排的文件展週活動、在屠宰場文化中心所搭起的教育篷和各項課程,甚至是文件展大廳以豐富展覽姿態而呈現的「文件大展雜誌區」(包含大量來自非歐美地區的各類藝術刊物,多有歐洲主要流通語言之外的文字,宛如有字天書),在展示反歐美獨大的多元性之時,提醒著觀眾那些「確實存在於世界某個角落」的藝術及其討論,意味著必須不斷再教育的另種正確判斷。

■天真的
 在策展人一再強調的三條主線路——現代性、生活、教育——之餘,做為一個閒遊各大展場、穿梭上百件作品的觀眾,可以發現幾件單純(甚至表現為拙稚)的作品,顯然地不在被策展人突顯的名單之列,卻令人好奇它們如何被安置在這個龐大體系中。或許可以從主要通路之外岔出去走一條狹小的幽徑,而這路上所見,不一定是捕捉或回應策展人意念至關重要的焦點。拜策展人對於觀眾提出置身展場細心體驗的提醒之賜,它們仍舊在整個展覽中,提供了某些對照與思索的機會。
 彼得.弗雷多(Peter Friedl)的幼年繪畫,是他有意識的一種發表策略。他的另一件作品,相當惹眼的〈動物園故事〉,把一個政治霸道而生命無力的事件,包覆在可愛的動物標本之內。從外觀幾乎無法察覺的諷刺,一如幾幅兒時塗繪的作品,提供表面的夢幻驚奇,底子裡卻是極度冷眼。
 這一系列〈無題〉之作,策展人有意提示觀眾重拾童真的觀察之眼,探查沒沒無名畫者的筆調和視野(甚至是表達造形的能力),同時也將兒童所見所繪認真地當作文化材料看待。
 相似的溫柔奇觀,還有十年前才開始提筆作畫的加拿大西北因紐特(Inuit)藝術家,安妮.普圖古(Annie Pootoogook)的作品。做為藝術家的女兒,安妮.普圖古表現與傳統因紐特藝術題材迥異的作風。在她祖母輩的傳統因紐特藝術裡,描繪的不外乎北極圈的漁獵、游牧生活,而母輩的藝術,則多表現婦女在社會中的處境。安妮.普圖古的作品以全球化時代的消費生活與極圈傳統風俗交綜的現狀入畫,多半基於個人生活的體驗。文件大展中她的2002年至2006年一系列作品,傳譯了所謂現代性進入因紐特文化的過程,包括麗滋(Ritz)餅乾或者她的內衣特寫,以及一幅〈窗邊的熊〉所展現的,不是猛獸與人的原始生存大戰,而是窗邊推倒垃圾桶的北極熊與窗簾後的人互相偷看。北極圈來的當代情調,以文明或者現代生活加以調味,在色鉛筆與拙稚線條處理下,為整個展覽填充了某種奇觀,其功效大概與艾未未填滿各個展場的明式坐椅不相上下。

■動態的
 線條的動態是展覽中許多作品的重要質感,或許這也是探究策展人一再重申的現代性議題,重要的線索。大至穿透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二樓外牆,衣歐樂.德.孚萊塔絲(Iole de Freitas)的立體裝置〈無題〉,小至1964年安潔絲.馬丁(Agnes Martin)〈河流〉、娜絲荏.莫韓美迪(Nasreen Mohamed)眾多繪畫物件裡的每一條顫動直線。瑪麗.凱麗(Mary Kelly)在新畫廊環牆展出的〈卡思里奧.傑洛皮之情歌〉,以超過600公分的尺度,以回收的媒材、流動的韻律,承載一個真實而沉重的故事。里昂.費拉里(Leon Ferrari)的大幅平面作品在河谷亭展出。作品中以現代化生活的種種符號化圖樣,近乎瘋癲地羅列竄行,在幾何的規矩之下,幽默地提出現代城市爆炸的不文明描繪。
 當代舞蹈大將崔莎.布朗(Trisha Brown)除了以〈森林之地〉的行動演出成為展覽焦點,另外兩組繪畫,包括〈日內瓦,手垂下〉,以及名為〈無題〉的炭筆作品,則以平面表現肉體與思緒之間的相互作用。舞蹈的姿態在時空裡寫畫,而素描則是她個人表演藝術的另種副產品。

■病態的
 日本藝術家青木陵子(Aoki Ryoko)的一系列繪畫,採取自由靈活的形式,包括在筆記本、複寫紙之上塗寫,有「縫紉廠」(2001)、「口罩」(2001)、「面具」(2003)、「死掉的葉子」(2003)、「跳舞的山」(2003)等,混合日本傳統裝飾與當代生活的景況,加總為具有個人氣質的病態描繪。

青木陵子
青木陵子 花 鋼珠筆、紙 29.7×21.2cm 1998 (c) Aoki Ryoko, Courtesy Kodama Gallery, Osaka and Tokyo

 莫妮卡.拜爾(Monika Baer)的大型繪畫,在河谷亭這個透光性低的展場裡,頗得幾分意外的神祕感。寫實的畫面裡有細緻的層次表現,結合了吸血鬼式的迷魅氣氛,有股從畫布呼之欲出的壓迫感。做為超現實表現脈絡的一種遙遠召喚,莫妮卡.拜爾用屬於繪畫的視覺語彙處理繪畫的問題,對於幻覺製造的這一命題做出回應。

莫妮卡.拜爾
莫妮卡.拜爾 吸血鬼—1 油彩、骨灰、梣木 280×250cm 2007

■宿命的
 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的建築中央,是一座半圓形的空間。從入口穿過鏡廳,來到三岔路口,向左右開展的是建物兩翼,為主要展場,正面則是一座陡峭的樓梯。樓梯盡頭是半圓形的樓梯間,一幅小畫高高掛著,非常不起眼——它甚至「消失」在大會的展場作品平面圖裡。走上階梯近看,是保羅.克利(Paul Klee)1920年的一幅印染作品,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1921年買下,後來送給了摯友葛休姆.肖勒姆(Gershom Scholem)收藏的〈新天使〉。
 這幅作品除了做為克利揭示造形表現上,來自原始或者童趣的線條啟發的表徵作品之一,在當代歷史的論述裡,班雅明曾在「歷史哲學題綱」一文提及:「他的雙眼凝視,嘴巴張開,翅膀伸展。這就是人們對於歷史天使的想像。他轉身回望著過去。在我們所認知的一連串事件之處,他只看見一場由不斷的廢墟殘骸堆疊而成的災難,砸在他的跟前。天使想要留下來喚醒死者,並縫合這些碎片,但是從樂園刮來一陣狂風,他的翅膀把風擋了下來,卻敵不過風勢強勁而無法收起。這陣風暴把他推向背對著的未來,而眼前大量的碎片直向天際。這風暴,我們稱為進步。」
 這幅小畫被置放在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正中央,一個讓觀眾仰望的位置。它的出現、策展人安排的用意頗值得玩味。整個展覽充斥著關於回歸的強力宣言,而這位名為「歷史」的天使,在停下腳步檢視並試圖癒合災難的同時,卻被進步的暴風吹向未來,而他所能做的,只有背對著歷史……

保羅.克利的〈新天使〉
保羅.克利的〈新天使〉,懸掛在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的中央。

新天使
保羅.克利 新天使 油染(展出版本) 1920


繼續閱讀...

Monday, August 13, 2007

小班看文件展-4

——非展場

賣票的地方

D12售票口(攝影:jolene5719)


 難得的大太陽日。

 離開Kassel當天早上,決定拍一些非展場非作品,八天以來每天路過成習慣,永遠不值得一拍的景物。

 如我所料,這種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成為日後旅行回憶裡最窩心的部分。

生意永遠很好的咖啡座

 咖啡座就在展場的外面,賣票處的旁邊。東西很貴,永遠客滿。這個時候店才剛開門,難得有椅子排排站的清爽畫面。每回路過,心裡總想著:這家店是一次賺飽五年的份嗎?還是每五年才開一次就可以?

往展場

 今年的文件大展主視覺的兩個核心要素:白貨櫃和手寫字,好像宣稱著「我們除了一定很整齊乾淨之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繼續閱讀...

Friday, August 03, 2007

燃燒你的小宇宙!

——《聖鬥士星矢》
saint seiya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坐在我後面的是一位大塊頭的天秤座男,本班歐尼爾級的人物,既不愛講話,功課也不怎麼樣,但是他很喜歡畫圖,整天在課本和筆記本畫了一堆穿著盔甲的人,剛硬線條畫成繁複的人物造型。偶爾好奇問他這是什麼鬼東西?他會嚴肅地說:「聖鬥士啊。這是天鵝座冰河,這是天龍座……最帥的……這是沙加的黃金聖衣……」全然聽不懂。但我聽到很像星座的名字,問他有天蠍座嗎?「有啊,不過不怎麼樣。」最後還補上一句:「還是天秤座最強。」
 小學畢業之後,很少聽見有人談論聖鬥士的事了。最近把一整部《聖鬥士星矢》漫畫看完,赫然發現原來是同類型漫畫的雛形。無論是情節鋪排、故事題旨,或者角色塑造,後來都有很多相似的作品出現(甚至看到《火影忍者》繼承自它的幾個精神)。《聖鬥士星矢》這部還包含很多牽強劇情的故事,卻已經夠讓漫畫迷瘋狂了。人物與裝備不斷進化升級,每一次對戰都揭露了不同角色的能量與弱點。每冊最後所附的各星座聖衣分解圖,想必讓小男生們歎為觀止,這些圖片將劇情暫停,讓你仔細地觀察並讚歎每一件精密又漂亮的聖衣,是如何裝配在人物的身上,讓他們展現能力。
 時隔二十年,《聖鬥士星矢》單純的故事命題有它可愛之處。有一些很基本卻接近哲學的提問,還有一些小朋友不見得體會得了的無奈與深沉。當然這部故事還有很多做為娛樂本身的不堪細較之處,一再復活的一輝和不斷失明的紫龍,單純而永遠打不碎的理想,總是如鑿破水源噴發一樣的小宇宙,還有瀕死卻未死的每一次致命襲擊……
 燃燒你的小宇宙,把它提昇到從未有過的層次!
 用金屬包裹的人類肉體,以五感與第六感交相迸發的小宇宙互決生死,第七感末那識將力量提昇至極,而劇中諸少年在第八感阿賴耶識的覺醒後,才真正進入了故事的主題。
 關於和平、愛的矢志信仰。關於宿命的抵抗和放空。執念的對決。手足的情誼。
 最終,故事以光明註解死亡,聖鬥士帶著微笑與寬慰無痛苦地達陣。

關於圖片|
來自http://www.toei-anim.co.jp/sp/seiya/

左起星矢、紫龍、冰河、瞬、一輝。小班最喜歡的角色是瞬。


繼續閱讀...

Wednesday, July 18, 2007

小班討厭IE

因為瀏覽器的問題,
小班最近寫的小功課都看不到,
別人的留言也都看不到 :-(

因此,建議大家使用其他的瀏覽器,
例如Mozilla Firefox之類的,
這樣才看得到喔。


繼續閱讀...

Sunday, July 15, 2007

小班看文件展-3

——為什麼documenta-Halle令人喜歡

 生於蒙巴薩(Mombassa),目前住於科隆的Cosima von Bonin,她的作品〈Relax it’s only a ghost〉相當有份量地撐起了文件展大廳這個小而精緻的展場。對於各種物質與造形的掌握與鋪排,既霸道又細心,自由無懼到底。她如果是加勒比海來的海盜,那觀眾只能演那種不諳水性的無辜百姓,看她一面吹口哨一面把船開過來。藍色的牆面襯托出有點卡通的氣氛,一隻大章魚領銜主演這部怪盜動作片(但是說明書上寫說這是一部鬼片……嗎?哈,當然不是),不管怎樣,束手就擒吧。這些看起來很可愛但事實上沒那麼可愛的物件,是這件作品迷人的糖衣,仔細看,每一樣都藏有很多的細節。
 Cosima von Bonin小姐她輕鬆一笑,卻教人不敢天真地將之視為無物。
 在展室的最末端,有Inigo Manglano-Ovalle的作品〈The Radio〉,紅色的透明膠紙包裹整個空間,陽光從落地窗照進來,放眼所見變成一個紅色的空間,被變造的異常世界。
 除了這兩位的作品之外,文件展大廳有19世紀初的波斯地毯,也有21世紀的繪畫和裝置。從田園景致的形式化圖案,到以聲波光線粒子干擾感官的各式創造,文件展大廳有一種既野又裝乖的奇妙氛圍,它的迷人,Cosima von Bonin的作品絕對居功厥偉。

Cosima von Bonin, Relax it’s only a ghost-1
除了長頸鹿之外,圖為Cosima von Bonin的〈Relax it’s only a ghost〉(攝影:jolene5719)

Cosima von Bonin, Relax it’s only a ghost-2
另一角度的〈Relax it’s only a ghost〉(攝影:jolene5719)

Cosima von Bonin, Relax it’s only a ghost-3
主角大章魚(攝影:jolene5719)

dh-4
有趣的documenta-Halle空間(攝影:jolene5719)


繼續閱讀...

Monday, July 09, 2007

小班看文件展-2

——Documenta-halle
documenta magazine-1

文件展大廳入口。開宗明義,雜誌區。(攝影:jolene5719)


 小班最喜歡D12的哪一個場所?答案是文件展大廳。
 文件展大廳的一樓,以淡黃色牆面、紫色地毯、草綠色椅子和大紅色沙發構成鮮豔氣氛。相對於D12的白色主調——整個展覽具體而微的精神展現,文件展大廳做為一個佔地最小卻核心的場所,同時是展場、記者出入的新聞中心、文件雜誌的展示場域,此外,中場的簾幕一拉,隔出每天的午餐論壇。樓下的展場則漆上藍色。文件展廳在D12活動的各個場所裡,扮演的角色不言自明——行動的,實踐的,生猛有力,卻以一種可愛的調子表現。

dh-2

dh-1

這些椅子經常有記者帶著小電腦努力敲字,還有躺在這兒小睡片刻的。中間白色簾幕一拉,就是論壇。(攝影:jolene5719)


 今年的文件展,出版了三本雜誌。編號1至編號3,依序以《現代性?》、《生活!》和《教育:》為書名。展場同時展出世界各地的藝術雜誌,多半為這個地球上鮮為人知卻可能重要的定期出版物,很多是以非英語書寫的。這些雜誌以實際的出版行動,證明了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在形式選擇也反映了發行人與編輯們的立場,最為極端的包括捨棄色彩與圖片的藝術雜誌(書裡的那些「文字」確定也不是圖片)。

documenta magazine-3

D12三本文件展雜誌。(攝影:jolene5719)
 在看展覽的這段時間,小班每一天都要出入文件展廳一兩次。記者中心的網路,是小班賴以維生之必需。明明很小,花30分鐘就看完的文件展大廳展場,後來又回頭重遊了幾次,因為它既小又可愛,也是所有展場裡面最像動物園的一個。

dh-3

文件展廳的展場部分。相當小而可愛。像一本精裝版小畫冊。(攝影:jolene5719)

 應該說明的是,每一個展場都有自己的特色,無論建物形式、展出的作品,和其相對於整個展覽的關係,都相當簡潔明確。甚至,畫冊也是展覽的整體隱喻,它編排的方式、開本、重量與設計風格,無不說明了策展人看待此回展覽的態度。

documenta magazine-2

文件展大廳展出「世界各地」的藝術雜誌。這是D12的特別企畫之一,連結了全球超過650位藝術編輯的平台,而這些雜誌在文件展書店也買得到。(攝影:jolene5719)

 至於那三本文件展雜誌,小班到場時只買得到第二號,第一號早被搶購一空,第三號正在加印當中。根據可靠消息指出,未來會出版合訂本,但在Taschen出版社的網站上,海外郵購地點並無「台灣」這個選項。看來生活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的小班,未來若想買這刊物,得想點辦法了。


繼續閱讀...

Wednesday, July 04, 2007

我們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挪威森林咖啡館開始的一切」讀後
路上

 我沒有常常去挪威的森林,其實只去過幾次。我不認識老闆,但是經常聽聞他的事。尤其最近咖啡館收了,報紙偶爾看到消息。似乎我身邊的人都和老闆熟識,或者是挪威森林的重度使用者。只有我例外。
 下午在這期《印刻文學生活誌》看到余老闆的一篇文章,提道他的一些想法和收店心得。非常深沉的感慨。不知道這文章會被誰看見或者會讓誰想到哪些事。
 村上春樹也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曾經在一次部落格點名問卷中寫過讀村上的春樹的心情。這個在台灣已經默默被貼上俗氣標籤的日本作家,對我而言仍舊是重要的閱讀經驗,像我這樣懶散,從大學時代到現在看完的其實不多。我不是那種新書剛出爐就會一口氣看完的用功讀者,最近也才正在看《海邊的卡夫卡》下集而已。這部長篇真好看,但我仍然看得很慢,在日以繼夜的工作間刻意悠閒地看,加班到凌晨三、四點幾乎累斃,睡著前躺在床上看一兩頁……。故事很迷人,但每每體力不支地蓋上書,關燈睡去。
 《挪威的森林》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部(在此之前我最喜歡的是《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每次看到直子在信裡寫「兔子和鳥都很好。再見。」就覺得感傷。
 這家店的老闆把店給收了。他在文章裡寫及很多事情,面對曾經依賴這家店的老客人和朋友,他教大家保重,「我們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更重要的事」確實是有的,但它到底是什麼,目前我也只能像頭腦不太好的中田先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此之前似乎只能一直做那些「沒那麼重要的事」或「不真得很重要的事」……(焦慮)。
 唉,頭腦清醒地去做重要的事真不是我的風格。

圖片∣從法蘭克福往卡塞爾的ICE途中。德國鄉間。連照片都拍得很沒重點。


繼續閱讀...

Monday, July 02, 2007

小班看文件展-1

 小班去Kassel看了文件展。
 剛出車站,就看到今年文件展的告示。一旁掛著的是一幅今年參展的作品。
 從車站搭Tram1或3,就可以抵達主要展場一帶。
 小班這次住在距離展場800公尺左右的旅館,出門只要直走就可以到達Museum Fridericianum,非常方便。

DSCN5677a
這幾日難得一見的傍晚陽光。Bahnhof Wilhelmshöhe外面。(攝影:jolene5719)


繼續閱讀...

Sunday, June 17, 2007

卻不那麼像

1.
 白熱的太陽曬得路面發燙。
 夏天,一雙雙人字拖鞋在路面移動。女孩們瞇著眼睛,就著往海灘的淺灰色路面靠邊走,幾輛摩托車偶爾從旁邊呼嘯過去。防曬係數超過50的防曬油混著汗水透過細肩帶小背心散發出清淡香味。
 熱風吹襲。
 海邊有衝浪的人。尖叫,和海浪比大聲。他們遠遠看見巨浪,伏在浪板上快速趨前追趕,在海浪爬升至高點的時候趁勢站起,用身體感受海浪的速度與方向,維持漂亮的平衡,讓強勁的水流把人帶浪板衝向岸邊。
 眼前是水流,水流,還有水流。灰藍色的天空,遠處積雲很厚。

2.
 眼前所見的每一個部分都讓人百看不厭。無論是天空、海洋或者地面,在看似完全平整的表面裡,藏著參差變化的細節。當它們還沒有被命名的時候,理當仍是這麼美好。站在所謂的海天一線前面,設想著那條線應該是從來不安分的。那終究不是什麼線,只是眼睛被矇騙,如真的幻覺。

3.
 沙子構成的海灘滲滿海水,濕濕軟軟的有些扎腳。向海邊走幾步,站在海浪撲來折返的位置點,讓從來沒有一次樣子相同的海浪沖擊。看著瞬間打上來又緩慢退後的白色泡沫,反覆,反覆,令人直覺暈眩。插在海灘的雙腳隨著海浪拍打,慢慢滑陷進更深的地方。透明的海水夾帶小沙粒拂著腳背,耳邊有轟轟的海浪聲。
 腳下的沙子可能有一百多種顏色,以細微的差別彼此排列在一起。整個看過去,是一片和諧的淺棕色。偶爾夾雜一兩枝被沖上岸的深綠色海藻,混在沙堆裡。

4.
 有衝浪的人向遠處追去。他們的身體和浪板變成一團黑影,貼在水和天空的背景裡,好像一張紙片做的人偶,又像是一簇綻開的小煙火。低頭看,還沒被浪花捲走的影子,映射在沙地上。被踩下凹陷了的沙粒,馬上又被周圍塌下的細沙填起。
 影子在沙土上改了形狀,和海浪一樣有數不完的變化。

5.
 從2005年一系列的作品延伸而來,吳東龍在伊通公園的展覽持續以類幾何抽象的調子呈現。對於這些作品的閱讀,可以就單幅畫面的細微紋理及色澤變化,到線條造形在作品上留下的記號性痕跡,也可以將展覽視為一次整體的演出。
 這樣的概念自較早的「Symbol」與「Clarity」系列作品一路發展,從隱約中兩兩對應的記號互換,到如純粹軟性線條壓縮形貌,或者類似日常事物的剪影(事實上意不在成為什麼「剪影」),在繪畫的平面上他將形與色組合為各種非問題對應答案式的關係。
 2007年的新作中,加入了線條暗示更具量感的、更為強烈的圖形,這些更容易被「辨識」或者化約為簡單答案的圖式,卻只是將視線與意識牽引至必定失誤的判斷上。擺脫既定印象的物件指涉,唯一的出路只在於將整體視為一個可以極細微也可以極巨大的恆定平面,在畫框所定義出的畫面裡,將各種基本的繪畫趣味走索一遍,再由另一條路跨出,玩味「言」與「意」之間曖昧的關連。
 它們永遠像是什麼,卻又不那麼像。

Black Lines

吳東龍 Black Lines 油畫 150×150cm 2007

夏日午後的片段—吳東龍個展
7月21日~8月18日在伊通公園


繼續閱讀...

Sunday, June 10, 2007

小班日記:星期日

kaleidoscope-7
 連續下雨。
 該做的一百多件事情混合著感冒病毒和大雨,同步砸下。
 體力小班像中邪一樣,皺著眉頭握緊手上的AK47,在被敵軍發現之前……
 躲好。在持續堆積的作業簿小山裡躲好。

 鼻水流不停。

 焦慮的星期日,缺乏行動力。手上有地圖一份,該攻下的點都用小貼紙標好了。
 但是進度比遲緩更遲緩。
 一個小時過去。

 又一個小時過去。
 ……

 天候狀況和種種主觀因素所造成的遲滯狀態,尚未研擬出有效對策。
 小班只好繼續躲在作業小山裡,整個下午看著萬花筒裡的小東西變來變去……
kaleidoscope-3
kaleidoscope-6
kaleidoscope-4


繼續閱讀...

Thursday, May 31, 2007

小小班

小小班

英姿煥發的小小班。(攝影:小班的爸爸)

 70年代的某一天,小小班在阿嬤家騎著一隻長得像小熊的怪獸。
 那時候的小小班白天住在萬華的阿嬤家,一個每天都可以看到火車經過的地方。
 小小班當時最要好的盆友是奶嘴,其次是玩具。
 小小班長得很像一位小帥男。但事實上,小小班是個女的。


繼續閱讀...

Monday, May 28, 2007

小班日記:高雄一日

Kaohsiung
高雄。小班很不熟的一個地方。

 早上8:45的飛機。松山機場難喝得要死的熱咖啡。小班往高雄短暫停留一日。
 印象中灰濛濛的空氣。出了機場的馬路寬闊,機場捷運施工中。砂石飛揚。精雕細琢的路標和路燈都和台北全然不同(有一種行事上把重點搞錯的感覺)。
 結束一天在美術館的行程,晚間,難得在高雄碰面的小如同學帶我到最近才開張的「夢時代」吃晚餐。一條新開的馬路,一座巨大的商場。英國來的Marks & Spencer,摩天輪,各國風格的料理以分區的方式在這座商場裡並存。在看不到灰塵的夜裡,港邊有近年陸續規畫開放的空間,成為這個城市最具特色的夜景之一。
 新光碼頭邊85層樓的大廈。我住的房間在46樓。一夜失眠,在房間裡把各國電視頻道轉了再轉,從Travel and Living到CNN,法國的娛樂節目到德國的政論節目,還有日本電視台的小劇場播映。凌晨4:00還是睡不著。累得昏了,早上10:00醒來,拉開窗簾才看到,原來白日的高雄港長這樣。


繼續閱讀...

Saturday, May 12, 2007

黑夜的獨家訪問

—蔡宛璇的〈夜間漫遊〉

1. 逆向
 夜景。
 所有畫面隱藏著一個逆向的量感。黑色的,關上的,模糊的,正在離開的,搖晃的,沒有人的。
 有一些看來清晰的部分,例如文字,或者夜景中的光源。但正是這些清晰的部分,將整體帶向更大的不明確之中。

2. 那些搶戲的燈
 無論是早期的創作或到最近的〈夜間漫遊〉,光線是作品裡相當重要的質素。蔡宛璇提道,夜晚的燈光像是劇場的聚光燈,有種戲劇性的效果。
 就著燈光,故事在台上演出,燈光投射之處,就是視覺的焦點。
 蔡宛璇的〈夜間漫遊〉在各地收集了夜晚的影像,它們是城市或鄉野的某個角落,或者也可能是持相機或錄影機的手沿途的經過。這些影像部分以定格的方式呈現,或夾以持續行進的錄影片段。影像之外,切入不等的聲音與文字,來自天或者海的聲響,以及更多人所製造出來的,各種自己和物件的聲音。
 身陷〈夜間漫遊〉的影像與聲音之間,光線迷詭,燈光暗示劇情的位置所在,但隨機組合的視覺與聽覺卻充滿著斷裂感(discontinuity)。這不是一則整體的文件紀錄,卻被以相似的性質串連、縫合。它不指向某個特定的事件,每一個黑暗的畫面裡總有光源,脈絡不一,意象各異。
 如果要將整個「故事」銜接,唯一的線索是黑夜。
 事實上,「故事」並不存在。
 戲份最多的是那些燈。

3. 什麼沒被說出來
 夜晚的光源讓事物顯現。畫面中的那些發光體,在一個切斷脈絡的場景之中,甚至得以回歸最純粹的狀態;它們照亮物事,而那些被照亮的卻無法取代它們,以致成為最神祕的部分,亮得令人費解。
 黑夜裡的黑狗。淨空路上的交通號誌。緊閉的鐵門。停著如雕像的卡車。影子。空無一物的攤販。這些被選取的畫面在光線的作用下以逆向的方式,呈現一個固定的狀態。隨著影像的流動,這些相對固定的畫面成為意識暫時可以依賴的憑藉,但所有的「已知」卻召喚出背後更巨大的未知,正如一盞盞明亮的燈光,什麼也沒照見,除了更大的空洞。
 這些黑夜裡的事物,伴隨著不必然同時收集而來的聲響,被呈現在沒有固定組態的序列之中,光的來源與被照亮的部分,指出了本身之外不明的那個部分,同時,黑夜的景色暗示了另一個相對的白日世界。那個曖昧似乎不存在的世界。

4. 連戲
 聲音是〈夜間漫遊〉幽微畫面之間切換的喘息。

5. 與世隔絕的時區
 在〈夜間漫遊〉裡,時間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被體驗。除了視覺的畫面接換影響了時間感的作用,聲音更像是一條延長線,拉開了時間,儘管沒有什麼因此被拖延。
 帶有重複性的聲音特質,敲碎了前進更新的時間感。人所製造的聲音多得不知凡幾,聽來卻又一樣平板。誦經的聲音是不休止的咒念,嘈雜聊天沒有結束的時候。海浪、雨聲是有史以來就沒停過的聲響。時間在這裡找不到可供查詢的線索,收訊不良的焦慮讓聲音充耳即成雜音。
 〈夜間漫遊〉畫出了一個時區,混合著與世隔絕的悽惻和清明,在燈光熄止的時刻才告完結。
 而燈卻始終亮著。

6. 倒反日常
 人的種種作為在〈夜間漫遊〉中摸黑行進。聲音顯現了其中部分,而影像將人工世界以負向的處理方式彰顯。關於人的影像不在〈夜間漫遊〉裡正面表示,而是如鬼影以虛空現形。片中不在場的人物讓觀眾成為唯一的參與者,被邀請踩踏在紙箱鋪成的道路上,與那些不知道是誰的誰一起圍觀黑夜。
 從作品的內部來看,〈夜間漫遊〉如同把裡布外翻,亮出這個世界平時隱藏的部分,以些微的光線包裹住巨大黑暗,在照亮的同時揭露暗面存在。而另一面,展場的裝置上,紙箱抽掉原本中空容納的性質,扁平至極地成為踩在腳下紮實的地面。在蔡宛璇過去的作品中,紙箱是可以堆疊、倒轉、建構的材料,藉由大量的紙箱排列,她創造一個暫時性的、軟性的空間,隨著強光的注入,塑造出戲劇性的效果。而〈夜間漫遊〉將這些紙箱化為襯托影像與聲音的引路裝置,在漆黑的夜間景色裡,召喚觀眾經驗裡關於破舊場景的記憶,擁擠的、煩亂的、因為潮濕而變質的日常,在影像的轉瞬變化之間,也隨著腳下的紙箱一一密合、收攏,藏在最平凡的外表裡,將熟悉的影像、聲音與氣味,重新組裝。

7. 黑夜的獨家訪問
 夜晚,文明藉著光以啟蒙的姿態介入沉默的世界,保證一個沒有死角的安全地帶。蔡宛璇的〈夜間漫遊〉則從每一個有光的裂縫穿入,以細碎片段重建黑夜的現場。光與聲音的線條在幽暗的空間裡交錯,表面靜止卻躁鬱不安。這一則黑夜的獨家訪問,是夜遊者地圖上不曾出現的導覽。亮著的室內與室外,孤絕且蒼涼,以倦容映現對面的白日時光。

tsai
圖∣蔡宛璇 夜間漫遊 現場裝置(轉自高雄市立美術館的網站)

▌後記
 這篇文章應國藝會「科光幻影」展覽而寫。
 清明節的假期前後,我們首次碰面。她留台的時間短暫,行程匆匆,那幾日我也忙(忙什麼我也忘了),只記得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在email和手機聯絡總是陰錯陽差下,終於見了面。在公館的小咖啡店,她帶來以前作品的介紹,和這次預計進行的作品計畫。從台藝大時代的作品,到法國求學期間所作,蔡宛璇多半以燈泡、紙箱、釣魚線、紙張、布料做為主要的創作媒材。作品裝置在陰暗、錯落的畸零空間裡,讓我滿訝異於一個小女生可以獨力完成這些有「吃掉整個空間」霸氣的作品。我感覺她對於空間以及光線的處理,總是帶有「浪漫」的成分,卻又用一種具有攻擊性的企圖建構出來。
 蔡宛璇也寫詩,有一本詩集《潮汐》。
 後來,她的一些作品和從事聲音創作的男友共同完成。而這次的〈夜間漫遊〉,則去掉了大多數的現場裝置,主要以聲音與影像的連續接合為表現的方式。展場裡的紙箱則延續自她以往的創作媒材,也來自這件作品所需的氣氛。
 相對而言,這件〈夜間漫遊〉和她以往的作品形式不大相同,老實說,在寫完這篇拖稿快一個月的文章前,我沒看到完整呈現的樣子,甚至僅有的已知是她提供給我的demo影片,前後大約2分鐘。幸好,這些素材對於觸及這件作品大致足夠,但也因為如此,我始終不安(合理的拖稿理由之一),寫得很慢。其中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這個任務對我而言,有點像是和這位小詩人的比賽,也在找一種書寫的方式,回應作品的氣息。


繼續閱讀...

Tuesday, May 01, 2007

小班日記:烤肉和划船

 上個星期日小班和一堆人去烤肉和玩。
 在不到一圈的麻將之後,我們出發往濛濛谷的對岸去。在諸位號稱登山社的高手努力下,很快地火升了起來(其實打氣桶幫了很大的忙),只見甜不辣、肉片、玉米、茭白筍、香菇......都一一進了眾人肚子。
maggie常陵和思嘉
努力烤肉的maggie、常陵和思嘉
 澳洲男孩阿凱帶來他的新小船。阿凱和東龍為小船舉行了下水首航,讚不絕口,力邀眾人都上來划一趟。小班是不會游泳的膽小鬼,在他們的打包票不會翻船之後,也跟著他們出海去玩。
小班東龍和阿凱
小班的臉上寫著害怕二字
 我們烤了很多食物,包括好好吃的蝦子。
烤蝦子
當然烤肉的網子不是這張......這是拿來當盤子用的烤肉網。
 除了烤肉,天黑之後我們還到球場打球。好久沒打了~跑兩下就喘得要命。結束了充實的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