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一二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新聞局指導,嘉義縣政府文化局主辦,「台灣水企畫整合有限公司」執行的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延續2005年「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卻一改藝術家以現成作品介入公共空間的作法,7月25日至10月中旬藝術家長時間駐村創作,並於10月9日起陸續在遍布嘉義縣的各個駐村據點,與居民一同舉辦「駐村活動完結大團聚」的連續五日活動,上山下海,展現藝術家駐村與居民互動的成果。
有別於「節慶式」的藝術節,「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由長期投入「新類型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2]的藝術家吳瑪悧擔任策展人、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陳泓易為協同策展人。藝術家與學者結合而成的團隊,獲得嘉義縣文化局長鍾永豐[3]的支持,邀集十六位藝術家[4]於嘉義縣內布袋鎮布袋社區、太保市春珠里、水上鄉塗溝社區、大崙社區、中埔鄉和睦社區、竹崎鄉紫雲社區、大林鄉三角里、阿里山鄉豐山社區、來吉社區、十字社區等地,進行駐村創作計畫。
在策展論述中,策展人直指台灣當代藝術文化環境上的缺陷,並以法國為例,點明「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社會性格,認同1960年代以來當代藝術現代主義式信條鬆動、趨向公共性的發展:
在當代藝術與鄉土文化之間我們衝撞出許多的想法。在進行了許多的文化策略與藝術實驗之後,我們面臨了許多瓶頸,這些危機正好可以讓我們檢視與思考自身的處境。二次大戰後,歐洲的藝術菁英份子紛紛出走美國,使得歐洲的藝術發展產生巨大的危機,此時歐洲創立了文化部,馬勒侯(Andre Malraux)成為歐洲首創先例的第一任文化部長,同時也是歐洲文化政策思想的創始者,其文化政策理念的實踐重新塑造了歐洲的文化藝術面貌,讓藝術從菁英的特權變成了每個人每一天的一種生活實踐經驗。
1.文化與藝術不能只是由社會菁英壟斷獨享。如果文化是一種資本,它應該是一種共享於全民的資本。也就是說,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藝術融入生活之中,生活裡的每一個面向都具有藝術,更進一步來說,藝術不只是一種形而上的知識與理念,而是生活之中的一種經驗與實踐。
2.藝術理念與文化政策在實踐的過程必須積極的轉化成某種「文化行動」(Action culturelle)或是某種「藝術行動」,它才能真正對社會文化產生具體而且本質性的影響。[5]
在論述中,策展人重申行動之必要,以及非菁英藝術的價值追求,並且指出「嘉年華式的活動煙火似乎僅為媒體曝光而閃耀,藝術停留在淺盤與虛華表面,不能累積與與居民的深度對話以及與土地的深入交流,幾年來的藝術節活動仍然無法內化成文化本質中的具體能量」[6]。
……這個藝術在實踐的過程之中事實上包含了更深層的關懷;從居民擴大到整個環境的自然與人文,它將變成一個藝術行動,一個環境藝術行動,透過每一個社區的居民與駐村藝術家的努力,我們將在成果創作作品之中再現土地與人文跨領域的多元面向。從土地到生物,從有機植栽到鳥類生態,從社區文史記錄到溪流漂流木,藝術家將從環境與人文文本中所有的元素得到啟發,表達到我們對生活的環境與生態最終極的關懷,我們已經對社區的進行詳細的調查與了解,我們將嚴格選擇出最恰當的藝術家駐地生活,藉由社區人文特色與環境認同,由居民的自主意識共同創作出認同於環境與土地的作品。[7]
這次的活動在10月9日起的成果發表,可視為策展願望的初步實現。實地參與10月9日於塗溝社區的發表(結合當地金府千歲聖誕的廟會活動)經驗,以及對於參與藝術家、當地參與居民的採訪,得知此間行動過程一二。
對照1998年於鹿港舉行的「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由省文化處、鹿港鎮公所、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華梵大學、空間、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室主辦),兩個活動的屬性、行進方式略有差異。八年前在展地引起諸多抗議的展覽過程,如今有居民接受度高、參與意願大的改變。展覽無法量化比較成效,或者粗略地以各方面條件對應評價,但是從藝術家進駐公共空間裝置作品的創作型態,到長時間居住當地並與民眾建立合作模式的方法,可以見到作品實物「介入」公共空間的作法轉為「新類型公共藝術」所倡議的形塑公共論述的可能。
過去,「與民眾互動」的展覽方針在1990年代後期以降,成為台灣特定場域(Site-Specific)展覽的政治正確指標。在「歷史之心」(1998)之外,由民間企業基金會主辦的「土地倫理」[8](1998)等展覽,也呼應人與環境的共存議題做為展覽之名,自此之後,許多在戶外場域(特別是街道、市區等公共空間)的展覽,紛紛以民眾互動為展覽訴求,作品以裝置為大宗。這類展覽風潮持續至2001年左右逐漸消沉,同年,仍舊由富邦藝術基金會主辦、張元茜策畫的「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幾乎成為特定場域展覽的尾聲。而這次展覽的場地在消費氣息濃重的台北市東區,除了人與環境的互動議題之外,對於消費社會、時尚、次文化等範疇議題的討論,成為延伸的話題。
當代藝術展覽不再言明互動或者公共議題,在各縣市處處舉辦的各式「節」、「慶」、「季」等活動模式,卻急起風行,或可成為比照對應的大眾活動現象。當代藝術如果並未因為訴求公眾性的展覽而接近大眾,近十年後嘉義的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或可成為觀察的一個對象。實際的行動、新創作方式的選擇,以及過去社區總體營造推行的成果,讓展覽甚至可以更直接地喊出「藝術是生活之中的一種經驗與實踐」此類口號,證明了幾年以來當代藝術所面臨的外在環境條件改變,而當代藝術展覽在社會實踐上面臨種種折衝——社會大眾輿論的、經濟的,以及當代藝術自身的自主性,似乎也逐漸混合出了一條道路,趨向公共性論述建立的願望。
註釋:
[1] 展覽相關資訊參照活動網站http://www.chiayiartfestival.url.tw/index.htm。
[2] 「新類型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指「不是傳統陳列在公共空間的雕塑,而是以公共議題為導向,讓民眾介入、參與、互動,並形塑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它也許有形(如壁畫、裝置),也許無形(如行動、表演);有的長期存在,有的短暫停留,但都以公共利益為依歸。這個詞彙隨著2004年《新類型公共藝術》一書的譯著,正式成為台灣當代藝術論述之一端。相關言說可見Suzanne Lacy,《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等 譯。台北:遠流出版,2004。
[3] 鍾永豐(1964-),佛羅里達大學社會學碩士。出身美濃菸農家庭,詩人,1994年組「美濃愛鄉協進會」,投入美濃反水庫抗爭。1997年參與「反濱南運動」與高屏溪河川雨水資源保育運動。1999年與吉他手林生祥整理家中傳統菸樓,成立「第七小組菸樓錄音室」與「交工樂隊」,2000年獲金曲獎非流行類最佳作詞、最佳專輯提名與最佳製作人獎。2001年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2002年任台南縣府新聞室主任及機要秘書,現為嘉義縣文化局局長。相關履歷摘自嘉義縣文化局網頁主管簡介http://www.cyhg.gov.tw/16/cultural/about/leader/right.htm。
[4] 參展藝術家包括梁莉苓、蔡江隆、盧銘世、孫華瑛、黃蘭雅、蘇絲薇、郭弘坤、張新丕、黃文淵、吳淑惠、溫曉梅、翁朝勇、康雅筑、萬錦珠、Sefano Giannotti(義大利籍)、王耀俊。
[5] 陳泓易,〈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策展論述〉,未出版。
[6] 同前註。
[7] 同前註。
[8] 「土地倫理」展,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市政府指導,財團法人富邦藝術基金會主辦,張元茜擔任策展人,1998年12月12日至1999年3月12日富邦建設公司在台北市區的幾處私有土地上舉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舟、黃志陽、顏忠賢、劉時棟。「土地倫理」一詞來自李奧帕德(Aldo Leopold)的《沙郡年記》,書中期待土地與人的關係能以和諧的方式來進行。張元茜在策展論述中指出,「文明發展與自然保護間的思考是面對21世紀時最重要的課題。「土地倫理」展覽的主旨就是邀請藝術家從藝術創作上提供一個視覺角度參與這項議題。」引文出自「土地倫理」展覽折頁,富邦藝術基金會,1998。
圖∣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0月9日於塗溝社區的成果發表一景。社區老人高舉藝術家共同創作的面具、旗幟進行廟會遊行。(攝影:小班)
Friday, October 13, 2006
公共性論述建立的願望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3 comments:
小班你這篇文章看起來好嚴肅喔~
害我好不習慣^^
對阿很不習慣
對阿我也很不習慣
搞什麼
(小班的網站被入侵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