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不再投資年輕藝術家,小咖藝術經紀人最受傷

作者:Josh Baer,《藝術新聞報》
http://www.theartnewspaper.com/article.asp?id=16267

 我的理論是:投資藝術(和年輕藝術家作品)不再。當許多看好Rudolf Stingel作品的投資人在去年冬天的拍賣中失利之後,顯示了某種藝術購藏型態的終結。這不只是次貸危機,而有更深遠的意義。也就是我所謂的一年(在一個藝術經理人手上)花個15萬美金買一件作品,再以50萬美金轉售(不論是在拍賣上或者經由二手經紀人賣出)的專業收藏家有了變化。拍賣行也對此有所覺悟,夜拍上的搶手年輕藝術家愈來愈少,最後只會有極少數的收藏者,願意為Anselm Reyle這類藝術家花100萬美金以下來買他們的作品。
 結果呢?首先,國際價格破格,套利的可能性變小,一個在法蘭克福的買家可以知道洛杉磯正在賣什麼,畢竟大家的旅行愈來愈頻繁,在網路上可以得到愈來愈多(不一定必要)的消息。畫廊也會留意客戶的交易習慣,安排投資。畢竟,我們要如何來看Richard Prince(和他的經紀人)當他的繪畫〈護士〉在2003年時以75000美金賣出,短短幾年內就要價50萬美金,(最初)會作何感想?通常我們會以篩選那些從來不賣作品的買家來避免這種問題,但是現在畫廊有新的策略。假如你提高了第二市場的底價,對投資客來講就沒有生存空間了。遊戲於是結束。
 那麼影響又是什麼呢?我想,那些專賣新興藝術家和非績優股作品的小畫廊會受到最大衝擊,我認為中國遲早也會面臨這個問題,印度市場、中東市場也是一樣。許多因素致使這些市場裡的藝術家每年價錢翻一倍,而收藏家們狂買它們幾乎不關心的作品,認為「這太容易了」。這有點像買國際期貨,但我們知道結局是什麼。新興的藝術作品藉著投資的市場建立起高價行情,這關係到需求,但是不景氣之後呢?畫廊也從未調低底價,這些作品只有進倉庫晾著了——沒品牌的經紀人也就沒有收益。我稱之為藝術的死亡循環:不斷降價,乏人問津。
 烏雲罩頂之下,一線曙光在哪裡?或許會回歸到美術館、藝評、替代空間對於新藝術的認可和製作的重要性上。(本文作者為私人藝術經紀人、紐約Baer Faxt發行人)

No comments: